我认为南京都市圈未来更多的指向是一个发展的共同体,也是一个更具未来的命运共同体!南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和周边城市一起努力进步,实现未来都市圈更好的发展道路,也作为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一个重要的亮点和标杆。

我认为南京都市圈未来更多的指向是一个发展的共同体,也是一个更具未来的命运共同体!南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和周边城市一起努力进步,实现未来都市圈更好的发展道路,也作为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一个重要的亮点和标杆。
从发展经济角度看,南京拥有相当好的基础,并且国家对它有较高的期望和要求,此时必须勇于承担时代和发展赋予的责任,围绕都市圈的愿景目标,在这个地区做出一系列重大改革试验,我觉得南京要是抓住了这个机会,发展一定会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12月10日,由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营销研究所和方塘智库联合发起主办的“你好,都市圈!”云沙龙第五期,邀请了“孟祥远、付晓东、袁牧和叶一剑”四位嘉宾,就“创新南京,跨界绽放”这一主题展开对话。
本期“你好,都市圈!”云沙龙将从南京都市圈的时代价值、战略定位、政策框架、理论研究、地方实践、企业参与等层面展开交流,对南京都市圈进行国家战略化、生活方式化、社会变革化的公共传播。
要把人才的优势真正用足,围绕着人才的优势,把包括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问题都与创新人才的发展需求问题统筹考虑,而不能就空间论空间去做功能布局,通过高品质的城市建设,实现人才和创新产业的集聚。
党中央赋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使命,为安徽省加快改革发展提供了全新视角、全新方位和全新平台,从根本上改变了发展的外部环境,开辟了发展的广阔空间,所以我们说,合肥都市圈现在是脚踩大平台,适逢大机遇。
中国都市圈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就是,有的城市核心区已经成长得非常好,向外提出了空间扩张的需求;有的城市核心区正在快速成长,还没有达到向外扩张需求的阶段。
本期“你好,都市圈!”云沙龙将从合肥都市圈的时代价值、战略定位、政策框架、理论研究、地方实践、企业参与等层面展开交流,助力合肥都市圈向着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开拓发展。
最近几年国家放宽了群体落户的限制,我相信500万以上特大城市的一些落户限制也会逐步取消。郑州作为特大城市之一,户籍制度的改革必将为郑州市发展的人才需求提供重要的政策红利,也为郑州城市发展提供最珍贵的新动能,更为郑州都市圈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机遇。
都市圈里的产业外溢并不是要把高端的产业留下,低端的产业溢出或者是把没有污染的产业留下,有污染的产业溢外,它不是这样一个外溢的过程,而是有选择的,把最合适的产业溢出。